闽侯县第一中学
学员登录
登录
学校介绍
20150831

    闽侯一中创建于1902年,历史久远,人才辈出。以优质的办学质量享誉省内外,进入新世纪,更焕发勃勃生机。如今已拥有36个高中教学班,1800多名学生,是福建省文明学校,福建省实施素质教育先进校,是闽侯县高中的龙头学校,在省内外享有较高声誉和广泛影响。
    目前,学校新课程实施稳步推进,势头良好,2007年高考再获佳绩,获“ 福州市高考成绩上线率二等奖”、“优胜奖三等奖”,获“ 闽侯县2007高考工作贡献奖”;2007年通过了省一级达标校的初检;被授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华东师范大学教师教育教席联席学校”的资格,这是目前为止福建省第一所,也是省内唯一一所获得该资格的学校;被评为“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规划重点课题科研单位”;校图书馆在省示范图书馆评估中获得94.8的高分;另外我校还荣获“福州市2007暑期青少年教育工作红旗先进集体”、“闽侯县第十届推普周活动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
    2007年5月8日,闽侯一中搬入新校园。新校园共占地面积132.6亩。位于昙石山麓、闽侯江滨路畔的新校园,校园环境优美,拥有配备精良的多媒体教室、高标准的实验室和语音教室和精巧别致的食堂和学生公寓,为学生身心全面发展创造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一中的实力来自于完善的育人环境,更来自于优秀的师资队伍。全校现有教师183人,其中中高级教师 100人,省市级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26人。十多位教师荣膺省劳动模范、省先进教育工作者、省市优秀班主任、“市十佳教师”以及市优秀青年教师等称号。教师中达本科学历的占98%以上,已获硕士学位的有多人。
    学校以分层次教育为突破口,全面实施素质教育,面向全体学生,因材施教,打造了岁岁骄人的高考成绩,04年以来本科上线率均超过85%,07年本科上线率更是达到92.8%,在全省同类校中位居前列。考入清华、北大的人数也逐年增加(2003年来,翁庚被北京大学录取,林文婧、郑辉、黄燕敏、林阳阳、张灵等5位学生被清华大学录取)。同时,学校还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德和多方面的能力,学生在各类竞赛中,摘金夺银。
    高水平的教师队伍,高质量的教育教学,健康的校园文化使今天的闽侯一中成为一所充满生机,蓬勃发展的高级中学,是莘莘学子畅游学海、展现自我、实现青春价值的理想境地。

在线报名
您的姓名
*
联系电话
*
了解途径
验证码
 换一张
*
提交

我校学生在2019年福建省青少年建筑模型锦标赛中喜获佳绩

 


传承经典   筑梦未来

——我校学生参加2019年福建省青少年建筑模型锦标赛活动报道


    


    


      2019年10月19日上午,由福建省体育局、福建省教育厅主办的“万人集团”杯·2019年福建省青少年建筑模型锦标赛暨全国青少年“共筑家园”建筑模型教育竞赛(福建赛区)总决赛在厦门双十中学思明分校隆重举行。来自全省49所学校近千名的学生参加了此次的竞赛。福建省社会体育指导中心黄敏副主任、福建省模型运动协会陈敏会长、总裁判长薛丙先生,以及这次比赛的特邀嘉宾万人集团总裁助理詹奕先生,参加了开幕式。


    


    


  本届青少年建筑模型竞赛设置“南风微薰”嘉庚纸模赛、“闽南古厝”创意制作赛、木桥梁结构承重赛等个人项目,“群贤楼”创意纸模型团体制作赛、“八闽拾遗”之“凤山土楼”和“寿宁廊桥”团体赛共12个项目。

  通过制作群贤楼、华侨博物院、颍川世泽堂等嘉庚建筑纸模型,增进了同学们对嘉庚精神的理解,加深对嘉庚先生爱国情怀的感悟。群贤楼建筑纸模以群贤楼群主楼为原型,群贤楼群被陈嘉庚称为厦门大学的“开基厝”。颍川世泽堂建筑纸模以陈嘉庚诞生的祖屋——颍川世泽堂为原型,展现了闽南古厝古朴典雅之美。


        

群贤楼


       

华侨博物院


        

   颍川世泽堂


        

凤山土楼


  此次模型比赛还有体现我省民族文化和红色教育的寿宁县的“鸾峰桥”,不仅可以让同学们了解传统文化历史,体验建筑设计的精妙,同时也激励同学们学会传承优良的民族传统文化,进一步加强了爱国主义教育。

    

   寿宁廊桥


  此次,闽侯一中选派出31名选手参赛,这些学生宋晓燕林廷育老师的带领下参加了“闽南古厝”、“华侨博物院”、“颍川世泽堂”、“木桥梁结构承重赛”4个单项,“群贤楼”、“寿宁廊桥”、“凤山土楼”3个团体项目的竞技。


                  

   

          

  在经历了赛前的风波曲折,闽侯一中的学子沉着冷静、努力拼搏,展现出了当代青年的精神风貌、创新意识,提高了同学们的团队协作能力,增强了团体合作意识。最后,有多位同学获得了个人单项的优异成绩,团体项目均取得了较好的名次,并荣获福建省建筑模型比赛中学组团体总分第二名。



项目
姓名
名次
等级
指导教师
“颍川世泽堂”纸模创意制作赛
李洋
2
一等奖
宋晓燕
“华侨博物院”纸模制作赛
邹训检
5
二等奖
宋晓燕
木结构桥梁制作赛
戴维
3
二等奖
林廷育
木结构桥梁制作赛
杨文韬
5
三等奖
林廷育
“凤山土楼”创意团体制作赛
陈璐瑶   刘雨煊
黄若梅   林涵玲
陈林榕
3
二等奖
宋晓燕
“寿宁廊桥”团体制作赛
林东杰   肖霓杉
杨丹玲   陈鑫扬
洪恩
2
二等奖
宋晓燕
“群贤楼”创意纸模型团体制作赛
张嘉鑫   王鑫垚
陈瑜烙
4
三等奖
宋晓燕



  建筑模型既有技术和科技元素,又蕴含了独特的文化艺术元素,通过青少年的参与,能够很好地传承中国传统建筑文明、弘扬当代工匠精神。参加这样的意义深远的大赛,相信对于同学们来说一定有着非凡的体验与感悟,也必将激励他们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奋发向上、开拓进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