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闽侯一中创建于1902年,历史久远,人才辈出。以优质的办学质量享誉省内外,进入新世纪,更焕发勃勃生机。如今已拥有36个高中教学班,1800多名学生,是福建省文明学校,福建省实施素质教育先进校,是闽侯县高中的龙头学校,在省内外享有较高声誉和广泛影响。 目前,学校新课程实施稳步推进,势头良好,2007年高考再获佳绩,获“ 福州市高考成绩上线率二等奖”、“优胜奖三等奖”,获“ 闽侯县2007高考工作贡献奖”;2007年通过了省一级达标校的初检;被授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华东师范大学教师教育教席联席学校”的资格,这是目前为止福建省第一所,也是省内唯一一所获得该资格的学校;被评为“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规划重点课题科研单位”;校图书馆在省示范图书馆评估中获得94.8的高分;另外我校还荣获“福州市2007暑期青少年教育工作红旗先进集体”、“闽侯县第十届推普周活动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 2007年5月8日,闽侯一中搬入新校园。新校园共占地面积132.6亩。位于昙石山麓、闽侯江滨路畔的新校园,校园环境优美,拥有配备精良的多媒体教室、高标准的实验室和语音教室和精巧别致的食堂和学生公寓,为学生身心全面发展创造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一中的实力来自于完善的育人环境,更来自于优秀的师资队伍。全校现有教师183人,其中中高级教师 100人,省市级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26人。十多位教师荣膺省劳动模范、省先进教育工作者、省市优秀班主任、“市十佳教师”以及市优秀青年教师等称号。教师中达本科学历的占98%以上,已获硕士学位的有多人。 学校以分层次教育为突破口,全面实施素质教育,面向全体学生,因材施教,打造了岁岁骄人的高考成绩,04年以来本科上线率均超过85%,07年本科上线率更是达到92.8%,在全省同类校中位居前列。考入清华、北大的人数也逐年增加(2003年来,翁庚被北京大学录取,林文婧、郑辉、黄燕敏、林阳阳、张灵等5位学生被清华大学录取)。同时,学校还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德和多方面的能力,学生在各类竞赛中,摘金夺银。 高水平的教师队伍,高质量的教育教学,健康的校园文化使今天的闽侯一中成为一所充满生机,蓬勃发展的高级中学,是莘莘学子畅游学海、展现自我、实现青春价值的理想境地。
|
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 --生物组市级公开周小结 生物组 2018.3.27 3月27日,我们迎来了盛大的闽侯一中教学开放日,来自福州市各学校和本组老师十多人参与了本次活动。在学校组织安排下,我组陈文鑫老师在高一(7)班向听课老师展示了生物必修1《细胞增殖》,细胞增殖过程是一个微观的,动态的过程,本节课知识点多且内容抽象,学生较难掌握,是在生物学教学过程中是一个难点。 在本节课的教学设计过程中,陈文鑫老师课前认真研究学生学情,利用建构主义原理,在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上用多种方法建构新的知识体系,通过学习并构建有丝分裂的概念模型。 课后,我们组织了评课活动,陈文鑫老师介绍了自己的教学设计思路,听课老师就这节课和高中生物教学存在的问题展开了充分的交流与探讨,得到听课老师的高度评价。 正如福州市教育学院校际教研员陈霞老师给予这节课的评价,主要体现在下面几个方面:(1)教学主线清晰,教学重点突出,条理清晰,逻辑关系严密。以动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变化的动态视频导入,引导学生对细胞分裂从静态到动态的推理,培养的理科思维。准备了植物细胞根尖有丝分裂实物相片展示各个分裂时期图像,简单实用的染色体贴图模型活动用具,通过画模式图、探究,学生的能力得到了充分的发挥,保证了教学任务的顺利完成。(2)课件新颖,所引用资源与本堂课联系密切,充分发挥了多媒体教学辅助作用,并与传统板书紧密结合。细胞增殖的过程很抽象,在生活中难以直接接触到,利用图片、视频等多媒体手段将抽象的过程形象化,为学生的观察提供直观材料,为他们的学习搭建平台,并设置适当的台阶,适时的引导、点拨、激励。(3)教态自然、声音洪亮、语言亲切,教学气氛活跃。 从听课教师反馈情况来看,这节公开课都是质量较高的课,得到了充分的肯定。当然,我们教学中也存在一些需要探讨的问题,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学生活动主要集中在后半段,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设置问题引导学生更好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更好地推动课程的深入,如在播放细胞进行有丝分裂的视频,并设置合理的观察任务,让学生带着问题去仔细观察。只有通过的教学研究、实施尝试、不断总结,才能在今后教学中需要不断提升,争取取得更大成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