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侯县第一中学
学员登录
登录
学校介绍
20150831

闽侯一中创建于1902年,历史久远,人才辈出。以优质的办学质量享誉省内外,进入新世纪,更焕发勃勃生机。如今已拥有36个高中教学班,1800多名学生,是福建省文明学校,福建省实施素质教育先进校,是闽侯县高中的龙头学校,在省内外享有较高声誉和广泛影响。

目前,学校新课程实施稳步推进,势头良好,2007年高考再获佳绩,获“ 福州市高考成绩上线率二等奖”、“优胜奖三等奖”,获“ 闽侯县2007高考工作贡献奖”;2007年通过了省一级达标校的初检;被授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华东师范大学教师教育教席联席学校”的资格,这是目前为止福建省第一所,也是省内唯一一所获得该资格的学校;被评为“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规划重点课题科研单位”;校图书馆在省示范图书馆评估中获得94.8的高分;另外我校还荣获“福州市2007暑期青少年教育工作红旗先进集体”、“闽侯县第十届推普周活动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   

2007年5月8日,闽侯一中搬入新校园。新校园共占地面积132.6亩。位于昙石山麓、闽侯江滨路畔的新校园,校园环境优美,拥有配备精良的多媒体教室、高标准的实验室和语音教室和精巧别致的食堂和学生公寓,为学生身心全面发展创造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一中的实力来自于完善的育人环境,更来自于优秀的师资队伍。全校现有教师183人,其中中高级教师 100人,省市级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26人。十多位教师荣膺省劳动模范、省先进教育工作者、省市优秀班主任、“市十佳教师”以及市优秀青年教师等称号。教师中达本科学历的占98%以上,已获硕士学位的有多人。   

学校以分层次教育为突破口,全面实施素质教育,面向全体学生,因材施教,打造了岁岁骄人的高考成绩,04年以来本科上线率均超过85%,07年本科上线率更是达到92.8%,在全省同类校中位居前列。考入清华、北大的人数也逐年增加(2003年来,翁庚被北京大学录取,林文婧、郑辉、黄燕敏、林阳阳、张灵等5位学生被清华大学录取)。同时,学校还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德和多方面的能力,学生在各类竞赛中,摘金夺银。   

高水平的教师队伍,高质量的教育教学,健康的校园文化使今天的闽侯一中成为一所充满生机,蓬勃发展的高级中学,是莘莘学子畅游学海、展现自我、实现青春价值的理想境地。

在线报名
您的姓名
*
联系电话
*
了解途径
验证码
 换一张
*
提交

学校历史沿革

 

福建省闽侯第一中学的前身是全闽大学堂,创办于1902年4月(清光绪二十八年三月)。她是福建省最早的官办普通中学性质的学堂。闽浙总督许应马癸遵清廷颁诏筹办全闽大学堂,聘叶在琦为总教习(校长),校址在福州东街正谊书院,先设正斋(中学)。1903年(清光绪二十九年十一月),全闽大学堂改称福建高等学堂,仍以中学课程为主。1912年(民国1年),南京临时政府教育部规定,中学堂改称中学校。福建高等学堂旋即改名福建高等学校。1914年(民国3年1月),福建高等学校遵照省令改称福建省立第一中学。1927年(民国16年2月),北伐军入闽后成立的福建省教育改造委员会对福州各省立学校进行改造,将省立第一中学高中部划出,与其他省立职业学校合并,省立第一中学改称为福建省立第一初级中学。1929年(民国18年),省立第一初级中学改名省立福州初级中学,不久又改称省立福州中学。
   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省立福州中学于1938年春迁设福建省沙县城关文庙继续办学。1939年8月,省立福州中学奉令将初中部和高中部分置为二个学校,高中部校址仍在沙县城关,校名为省立福州高级中学,初中部迁到沙县泽滨,校名为省立福州初级中学。1943年9月,省立福州初级中学迁址闽清六都(坂东)办学,至1945年7月增设高中部,并更名为福建省立闽清中学,实行春秋两季招生。
   解放后,1949年10月福建省立闽清中学由闽清县人民政府接管。她是当时闽侯专区唯一的完全中学。1950年7月,学校迁往闽侯县南屿镇,定名为福建省闽侯中学(简称“省闽中”)。1953年12月,“省闽中”列为全省9所重点中学之一,由省教育厅直接管辖。。1954年7月,闽侯专署决定将福建省闽侯中学高中部迁至闽侯县城门三角埕独立办学,定校名为福建省闽侯第一中学。1956年增设初中部,成立完全中学。1959年3月,闽侯第一中学被省教育厅选定为全省48所重点普通中学之一,受省教育厅和闽侯专署双重领导。
   1970年春,城门、螺州划归福州郊区。闽侯县行政机关从螺州迁到闽侯县甘蔗镇。闽侯第一中学也随迁至甘蔗,与“闽侯五七中学”合并,校名改称为“闽侯五七中学”。1973年,闽侯五七中学更名为闽侯中学(简称“县中”)。1981年4月经福建省教育厅批准,闽侯县政府将闽侯中学重新定名为福建省闽侯第一中学。1981年5月,闽侯第一中学被省教育厅列为调整后的全省87所重点中学之一。
   鉴于闽侯一中原有校园面积狭小,设施滞后等原因,未能适应教育发展的需要,拟将校址迁往甘蔗镇昙石村。闽侯一中新校园2003年开始动议建设, 2004年9月10日教师节,由县委、县政府主持隆重举行一中新校园动工奠基仪式。经过两年多的努力,2007年4月基本建成,并通过验收。2007年5月8日,新校园启用。闽侯一中新校园占地132.6亩。位于昙石山麓,闽江之畔,县城新区规划区内。场地平整,北邻福古路,交通便捷,东倚连绵之山体,一条小溪自北而西穿过场地。具有山水兼备、优雅安静的理想环境。整个校园由教学行政区、体育运动区、生活区三大功能区组成。
   早在1938年学校即被列为全国最优秀的十所中学之一,受到当时教育部传令嘉奖。50年代我校曾以福建省高考红旗享誉省内外。百年薪传,英才辈出,校友中涌现出很多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领域的杰出人物,如林觉民、邓拓、陈彪、田昭武等。在抗日战争的硝烟中,我校辗转跋涉于闽中、闽北一带,仍不遗余力坚持办学。进入新世纪,这棵植根于闽族文化土壤的常青树,更显苍劲挺拔。学校先后多次获福建省级文明学校、省教育管理先进单位、省实施素质教育工作先进学校及福州市普通高中新课程改革样本校等荣誉称号。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高,为我国高等院校输送大批优秀人才,赢得良好的社会声誉。
   1902年学校创办以来,先后任正职校长、书记或书记兼校长者有:叶在琦(校长)、陈宝琛(校长)、林炳章(校长)、陈培琨(校长)、王修(校长)、张哲农(校长)、曹廉箴(校长)、魏宪章(校长)、施冕南(校长)、张湛(校长)、戴锡樟(校长)、陈震飞(校长)、庄观澜(校长)、苏炳颖(校长)、刘天予(校长)、陈粤人(校长)、宋孝颖(校长)、王启炜(校长)、高光远(校长)、黄乃杰(校长)、林长贤(校长)、翁绳金(校长)、周锡铭(书记兼校长)、林元照(书记兼校长)、牟广钦(书记)、陈友水(书记)、林孔安(书记)、薛传笈(书记兼校长)、林善江(校长、代书记)、王成(书记兼校长)、王依藩(革委会主任)、王振川(革委会主任)、张贤铭(书记)、郭国道(书记兼校长)、陈惠平(书记兼校长)、叶品玉(书记)、张文体(书记兼校长)、姜祥炎(总支书记兼校长)计38人。现任校长、党总支书记、特级教师姜祥炎。